2023-04-13 21:49:10 来源:上甲数据
【资料图】
红枣消费具有鲜明的季节性特征:每年12月至次年2月是红枣的销售旺季,每年3月至9月是红枣的销售淡季;红枣消费具有显著的地域特征,一般为北骏南灰;高档精品干果受到消费者青睐;红枣消费以休闲消费为主。鲜枣不耐储存、不便运输。约95%的鲜枣在自然干制为红枣后,被加工成为各种红枣产品。根据加工品形态的不同,红枣的加工方式分为三种:红枣原枣加工、红枣粗加工和红枣深加工。上述三种消费形式的比重分别约为80%、10%及10%。近些年来,随着居民消费水平提升和消费偏好转变,占比最大的原枣消费不佳,我国红枣表观消费量在2016年起见顶,并在2017-2022年持续回落。红枣粗加工及深加工产品消费虽有所上升,但是难以抵消原枣消费的下降。
近两年我国红枣消费量较为低迷,除了人们消费偏好的转变外,新冠疫情也对红枣消费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。防控政策使得我国主要红枣交易市场在备货关键期关停。主要红枣交易市场在备货关键期关停,使得市场交易受阻,虽周边冷库稍有走货,但整体红枣走货速度明显受到抑制,库存去化速度受到影响,使销售压力后移。
对于2022/23年度来看,10至12月初,新冠病毒防控措施使得主要批发市场出现阶段性关停,终端消费较为低迷,红枣消费呈现旺季不旺的特点。12月中下旬以来,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消退,终端年前备货启动,红枣走货情况较前期出现明显好转。红枣作为非必需消费品,一旦错过节日需求,对消费量影响明显,且难以补回。春节后部分终端有二次补库需求,叠加低价对走货有一定促进作用,市场走货尚可。但整体来看,2022/23年度红枣销售进度较正常年份偏慢。3月份天气转暖,红枣步入季节性消费淡季,红枣消费端或无明显利好因素。中长期关注端午节和中秋节节日备货对红枣消费的阶段性提振。
关键词: